提升逻辑思维的方法

时间:2024-07-15 18:38:17
提升逻辑思维的方法

提升逻辑思维的方法,不管是说话还是做事,具备逻辑思维的人,更能够以一种比较系统而有条理的方式,去达到自己的目的,然而,很多人对于逻辑思维的了解,通常都处于“半吊子”水平,下面分享提升逻辑思维的方法。

  提升逻辑思维的方法1

一:深入研究逻辑思维

改进逻辑思维的第一步,就是要了解你可以使用的逻辑类型。

学习一些逻辑学的历史,是非常值得你花时间的,因为这种学习可以帮助你了解人类如何通过实践,发现这些原则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完善它们。

你很快就会发现,许多文化已经确定并使用了逻辑形式,例如:哲学逻辑、非形式逻辑、形式逻辑、模态逻辑、数理逻辑、语义逻辑、推理逻辑、系统逻辑。哲学家认为:理论推理与实践推理之间是存在差异的。第一种是涉及到弄清楚事实,第二种则是根据理想情况下的一组准确事实,来确定采取哪些行动方案的过程。

通常来说,想要思考得更合乎逻辑的人,往往是属于第一种,或哲学逻辑。这也称为“推理”,其中包括以下技能:演绎推理、归纳推理、因果推断、类比推理。

当我们想到福尔摩斯时,我们会想到演绎推理。演绎推理,就是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,通过推导即“演绎”,得出具体陈述或个别结论的过程。

正如福尔摩斯说的那样:一个逻辑学家可以从一滴水上推测出大西洋或尼加拉瀑布的存在,尽管他没有亲眼见过。整个生活就像一条环环相扣的链条,如果看到其中一环,那么整个生活的情况也就知道了。

而归纳推理本质上是这个过程的“逆过程”。你不是使用一般原则来得出具体细节,而是使用具体细节进行概括。

例如,如果你发现我经常写一些心理学方面的文章,你可能就会通过归纳推理,得出我是一个学过心理学的“作者”了。

因果推断可帮助你了解事物变化的科学原因和方式。例如,你为什么要阅读这篇文章?我可以从逻辑上推断,这是因为你想体验思维上的变化,并成为更好的思考者。

类比或类比推理涉及基于已建立的示例或模型进行比较。

例如,我们知道几乎每个记忆力冠军都公开承认他们有正常的记忆力,如果不使用助记器就不能很好地工作。以此类推,我们可以推断任何具有平均记忆能力的人都可以成为记忆冠军。

这就是推理的基本技能。

那么我们应该要学多久的逻辑?我建议至少90天,这样你就可以对逻辑思维获得一个鸟瞰的认知,以及足够详尽的细节。

  

二:深入了解你想要解决的问题

你有没有这样的经验:

在考试的时候,看到一道“似曾相识”的问题,然后想都不想就回答了。没想到最后结果是错的,而扣了自己的分数?

并不是说这种“思考”不合逻辑,你只是没有花时间完全理解这个问题而已。当然,你未能这样做的原因可能是合乎逻辑的。

例如,从一个角度来看,在某些情况下,如果你的`时间不多了,那么通过直觉的方式,用曾经做过类似题目的方式去做题,可能是完全合乎逻辑的。

但总的来说,真正解决问题的前提,是确保我们深入了解我们面临的问题。亚伯拉罕·林肯有一句话我很喜欢的:

“给我六个小时砍一棵树,我会用前四个小时来磨斧头。”

林肯在这里使用了一个类比,其中“斧头”作为喻体。它意味着花费所需的时间来确保你使用正确的工具来完成工作。此外,在使用它们之前,请确保它们处于最佳状态。

这就是你需要了解更多不同逻辑形式的理由了。因为这就是一种“思考的工具”,并且可以帮助你的思考变得更加“敏锐”。

三:更多地了解语言

很多人很难进行逻辑思考,因为他们对词汇含义的了解不够。

逻辑思维涉及细微差别,因此你对词汇及其含义了解得越多,你就越会享受决策过程中的心理精确度。

例如这道推理题:小明和小张一起来到了河流的岸边,两人想过去对岸,但河边只有一艘小船,每次只能运载一个人,多一个人小船就会沉没。但最终,小明和小张都顺利过到对岸,为什么呢?

刚开始思考这道题的时候,你可能会受到“一起”这个词汇的影响,认为两个人共同到了左边的岸边,然后想去右边的岸边。

那么在这种情况下,这只小船运载一个人之后,就没办法运载第二个人了,毕竟小船不会自动回到原来的岸边。

如何轻松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

但事实上,“一起”的意思,可以是小明来到了左边的岸边,小张来到了右边的岸边。

这样小明坐上小船从左边对岸过到右边的对岸之后,小张就可以坐上这艘小船,从右边的对岸,去到左边的对岸。

这就是词汇的含义,对于逻辑思考的影响。

掌握不同词语的含义,或者学习语言在逻辑上的运用,对于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也会有所帮助的。

怎么提高语言的运用呢?就是你需要“仔细阅读”。

我建议你从你感兴趣的领域的关键教科书开始,阅读一些更有用的书籍,或者更权威的书籍。

通过阅读最大和最权威的书籍,你在阅读的过程中就能够培养出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。

因为通过阅读权威教科书,会在你的脑海中建立基础的认知,从而帮助在你的大脑形成一个整体的思考框架。毕竟如果你不梳理清楚书籍的前后框架,你压根无法理解这本书说什么的。

当你理解到这本书说什么,又如何论证之后,这种技能,可以更快地使用前提提到的逻辑推理形式。

  提升逻辑思维的方法2

1、说事实,而不是观点

第一个要训练的思维方式便是:只说事实,不说观点。

事实和观点这两个名词看起来区别很大。但实际上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将两者混淆。

比如说你的同事告诉你:最近的转化率大幅下降。这句话到底是事实还是观点呢?很显然这句话是观点。究竟下降多少算大幅下降?也许你认为的大幅下降在我看来变化并不大。

那么如果他说:转化率下降了。

这句话是事实还是观点呢?这句话看起来已经非常像事实了,但是实际上它依然属于观点。

有这样一种情况,转化率在短期内它看起来是下降的,但是你站在宏观的层面上,以月为单位甚至以年为单位,它是它是上涨的,那么你究竟说他是上涨还是下跌呢

那么什么是事实?

周一到周三的转化率持续下降,周三相比周一已经下跌了5%。

这句话就是事实,这句话不同的人都能理解,不会出现歧义。

只有分清楚观点和事实才有继续分析的可能性。因为观点的沟通会出现误差,而事实则不会。如果我们用观点进行沟通,自然会出现大量的误解。

  

2、用客观标准代替主观判断

但是单纯只有数据,对业务问题的分析没有什么帮助,毕竟我们得知道这个数据到底带来了哪些业务信息,所以最后事实还是要归纳成“观点”。

想要解读出观点,我们需要先找到一个标准。

标准怎么找?

可以是老板定的标准,看数据是否符合老板心中的标准。虽然这也是拍脑袋,不过老板毕竟是老板,他们心中有些战略构想是建立在某些条件满足的'基础上的。

可以看行业和竞品的平均标准,看数据下降是否是行业的普遍现象。

看企业过去的平均水平,可以在历史数据中找到类似场景下的数据情况,和自己的过去对比。

然后我们通过数据和这些标准进行对比,得出一个观点。

比如我们可以分析每周的情况,看历史上是否存在这一的趋势,平均下跌是多少?如果历史上每周三都会下跌,平均下跌7%,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目前数据比较正常,没有问题。

这样得出的结论全都是客观的,如果你不找标准,而用主观判断数据的好坏,那么不同部门的人会沟(shuai)通(guo)很久。

3、不预设立场

人们总是习惯于通过自己的现存经验和知识去判断未知事物,这种预设立场的思维在原始人的时代很有价值,其优势在于:不浪费宝贵的能量,快速决断,避免因为低效决断而错失机会

在数据分析的场景下,我们需要尽可能地找出真实原因。此时这种预设立场的决断方式会造成许多错误,因为现有经验和知识在应对未知事物时是不足的,是有偏差的。

如果出现了业务问题,关联的业务方往往预设一个立场:这事没有看起来那么糟,或者这事和我没关系。

比如转化率下降了,业务方的反应往往是这个数据下降肯定跟自己无关。

自己的运营活动明明做的很成功,转化率下降一定是行业因素、用户质量等等其他因素导致的。于是为了证明这个观点,他们顺着这个预设的前提,找到一些相关的证据来解释转化率下降的现实。

实际上,想要证明一个观点,只要你肯去找,不管观点多么荒谬,总能找到支持你的理由。不仅辛普森悖论这种统计学的把戏可以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,即使最简单的“真话不全说”的方法,也能达到这种目的。

比如,我说个比较荒诞的例子:比如中国男足,想要把男足描述成世界强队行不行?当然行。

1、哥斯达黎加是世界杯史上为数不多能够战胜中国队的国家

2、即使是巴西队这样的世界强队也仅战胜过中国队一次

3、自2002年韩日世界杯后,中国队在世界杯正赛上不败纪录已经延续12年

4、纵观漫长的世界杯史,中国队也仅输过三次

5、中国队从未在世界杯点球大战中失利过

6、中国队在领先的情况下从未丢过球

你看,只要你想证明一件事,总能找出一些证据。所以,预设立场再去找证据是一件相当不靠谱的事。

数据分析部门一般独立于业务部门之外,这样可以确保数据分析师没有业绩压力,分析具有独立性。因为数据分析的独立性,所以最终问题究竟是在产品上、运营上或者市场上,数据分析师不会有明显的偏向,只认客观数据。

但是假设验证和预设立场不同。

预设立场,是要找到证据来证明猜想,一个数据不行,那就换另一个数据。直到能证明这个观点为止。

而验证假设,则是事先规划验证这个假设需要的数据。如果数据最终不符合假设,那么就抛弃这个假设。

好的数据分析师,能够根据客观数据,随时抛弃旧的假设,并建立新的假设。

抛弃固有的思维定式,这是非常反人性的,这也是为什么说数据分析需要专业训练的原因。

《提升逻辑思维的方法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